十月的香港,除了有些秋天的落叶,还很干燥,天气偶尔还是很闷热,但是相比在资本市场狂热裸奔、疯狂追逐,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的人来说天气真的没有什么感觉,空气污染指数也从不关心。恒指在六月还是22000,九月已经到25000,十月12日再直冲29000,大家惊慌失措,又狂喜狂爱,十月26日,恒指真的破了30000大关,之后又大跌又大涨,10多年来的别具一格的港式风格被扫荡一空,一个新的资本市场诞生了。
股民也好,炒家也好,旁观者也好,都在顶礼膜拜一个79岁的香港老人,白发不少,精神甚好,这个香港股市的“带头大哥”人物,动辄大声放言:肯定30000点,耶诞节前33000点,动辄到处传授自己的投资功略,大赞国企股,他说自己比美国的股神巴菲特更好:人家传授投资经验,要收钱的,我都是免费公开说,大家都受用。
绝对不是演说家、布道者、会上课的人就可以让一众散户、刁民都三生崇拜,这个老头的家族企业就有5家上市公司,资产上千亿港币,曾经名列世界富豪榜第7位,更牛叉的是2004年,他76岁的时候,突然“顿悟”,拿出500亿现金,成立私人投资基金,开始亲自下海炒股,方式方法独具一格,手段和谋略超人一等,很快,2006年他就赚了500亿,一年差不多50%回报率。
李兆基
接近2007年底,这个79岁老人悄悄对媒体记者说这500亿可能会达到2000亿了,做得比自己的上市公司还出色。的确,他靠实力和招牌说话,做“带头大哥”、精神领袖还真的不是吹牛、写博客、到处演讲可以做出来的。
老人被亚太区的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拥趸尊称为“亚洲股神”,也有人叫他“香港巴菲特”,他还挺受用,一高兴就出来谈谈投资,甚至不吝啬,公开自己全部的持股名单,投资计划,他习惯说很老派的港话,也喜欢笑呵呵,他叫李兆基,香港恒基集团创始人、主席。在家排行老四,港人俗称他“四叔”。
他1928年一月29日出生在广东顺德大良,1948带1000元只身闯荡香港,白手起家创下超过190亿美元身家。是大中华地区和香港第2大富豪,排名次于李嘉诚,目前还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创始人,主席,董事总经理。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美丽华酒店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非常务董事。油麻地小轮董事会成员。
中国人寿小试身手
李兆基是老牌的地产商,发展顺利,1958年与郭得胜、冯景禧等八人合组永业企业,开始进军香港地产业。1963年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组成新鸿基企业,成为著名的地产三剑侠。1965年香港发生银行挤提及倒闭风潮,内地十年文革开始,香港发生六七暴动,冯景禧缺乏信心,移民加拿大,李兆基反而趁低吸纳,在香港买入大量地皮。1972年新鸿基企业以新鸿基地产名义上市。1973年成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大量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又并购旧楼。1975年与长实、新地、新世界等,合作发展沙田第1城,成为新界大型屋苑的代表作。同年购入中华煤气,助当时的中华煤气主席利铭泽击退英资怡和及港灯提出的收购。1980年开始投资中国地产,与友人在广州合股兴建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
过去20年投资地产令香港人致富,但1997年楼市崩盘后,再来金融风暴,香港经济迷失方向,人人怨声载道;大家都知道要转型,但路在何方?无人说的清。虽然今年倚赖开放市场,经济缓慢回暖,但香港的自身增长力一直没有清楚显现。
消费市场无力承担香港经济地爆发力,地产也进入平稳发展期,工业纷纷北迁,大家似乎都明白香港唯有金融投资市场才真的是世界级的,而历经负资产、股市低迷,这一切元气未恢复。
2003年突然出现了一个“炒国企新股”转机,中国人寿十二月在香港纽约上市,集资5亿美元,中国人寿良好的利润前景将预期带来高投资回报率。根据有关招股档,中国人寿2003年上半年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2%,达到31亿元,预计年销售额将增长20%,其2004年预期投资回报率将从2003年的10.1%增加到11.3%。而统计资料显示,长江实业2002年投资回报率为5.3%,恒基兆业地产为4.1%,和记黄埔6.4%,均低于中国人寿。
长实(0001HK)主席李嘉诚、恒地(0012HK)主席李兆基及新世界(0017HK)主席郑裕彤,分别斥2亿美元(约15.6亿港元)、2亿美元及1亿美元(约7.8亿港元)内部认购中国人寿,以中国人寿招股价3.59元计算,李嘉诚及李兆基分别获得约4.35亿股,郑裕彤则获约2.175亿股。2003年十二月25日,上市一周收市已报5.8元,较招股价升2.21元,累积升幅61%,斥巨额认购中国人寿股份的香港三大富豪—李嘉诚、李兆基及郑裕彤,合共已帐面获利24亿元。
2004年中国人寿禁售期解禁后,两大投资客李嘉诚及郑裕彤先后在每股5元价位进行减持,其中郑裕彤获利1.9亿元,回报率高达50%,李嘉诚净赚超过3亿,回报率亦逾40%。两位富豪虽获利不菲,急急离场。投资感觉不同的“四叔”确按兵不动,似乎在学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做法,看好经济成长阶段的中国龙头保险公司的无限空间,他要长持。
到2006年,中国人寿发力劲升,一年内升幅达两倍半,十二月中旬收在24元,屡创新高,四叔手持的中国人寿股票,帐面足足赚了90亿元。到2007年八月,股价再升到34元,李兆基的一笔16亿港元的投资已经赚了130亿港元。而中国人寿强悍急升,丝毫不退让,2007年十一月中旬,股价一度高达54元,四叔的赚头跨越200亿,即便2007年十二月股价回落到44元上下,其盈利依然有180亿左右。
金融投资很快尝到甜头,这使得昔日“楼神”转变要做“股神”了。而1997年,他曾经向北京有关高官投诉,批评红筹股炒得过热,市盈率远高于包括恒基地产在内的蓝筹地产股;投诉香港不应该炒味太浓,不应该都去炒股。
香港要做东方的瑞士
李兆基坦言:我与滙丰控股大班庞约翰的意见不谋而合,香港要做到东方的瑞士;至于未来香港最佳投资,我认为离不开金融市场。
李兆基甚至公开表示目前在香港投资股票回报较地产投资好,“软性投资(包括股票、外汇及衍生工具)容易赚钱,2005年投资债券回报可观,2006年投资外汇可赚大钱。现在投资200至300亿元,随时有一成回报,赚取20至30亿元并非难事;相反,今日要在地产市场赚30亿元,就相当不容易。”他很快转型,做地产差不多40年,开始转身做金融投资,“软性投资要有大量资金,软性投资近期回报确实理想,但以三至五年为期就较为波动,长期回报未如从事实业般稳定。”他对整体行业的看法相当清楚,相比而言,76岁开始的活跃令人刮目相看,“单看港股每日成交约400亿元,地产每日成交只得4,000万元,两者相差一千倍,你应该知道机会在哪里?”
的确,单从帐面看已见分晓,中国人寿2003年底上市时,四叔只花16亿认购了4.35亿股,三年来已升值70多亿元,劲赚6倍。而2006年恒基地产全年纯利135.487亿元,但撇除物业重估盈余等,基本纯利为52.682亿元,还不如一只中国人寿赚的多。
李兆基一再指出:“香港一定要朝金融方向发展,世界各地也可以发展地产,惟独香港金融市场地位就不容易被挑战,第1香港没有外汇管制,外资今日来明年即可以走,税率又低,有利投资,若再配合未来投资移民,相信香港金融业大有可为。”他认为,香港极有条件成为东方的瑞士,成为有钱人聚居之地,特别是税率低企,远优于欧美,若投资移民推行顺利,他扬言三至五年后,香港将会成为另一个东方的金融中心,届时豪宅、地产价格还会三级跳。
他预期说:未来有钱人陆续到香港定居,豪宅分分钟卖到缺货,香港的豪宅地盘如凤毛麟角,山顶要找一两个地盘也不容易,豪宅最淡时每尺价约8000元,以现在情形,三年后可能升到1.6万元。
李兆基同时传播自己的看法:香港资本市场新股投资方兴未艾,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目前股票市场又未如当年般疯狂,应该有余未尽,即如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盈利较银行佳,国寿应物超所值。
其实香港富豪的动静从他们日常行为可以看到,李超人家族更喜欢走国际化,李泽巨私人收购加拿大航空公司是一例,李家对香港本地投资适可而止,更喜欢发展西九龙等政府扶持专案。
而恒基主席李兆基看好大中国市场,派大儿子李家杰任恒基中国的董事长兼总裁,在中国内地北京、上海、深圳投资地产,二儿子李家诚在香港发展,他说香港地产只会平稳,工业没机会再搞,他只看好金融业,他不时提醒政府应该好好把握并巩固这优势。李兆基指出,投资香港可分为两大范畴,一是硬性投资,如房地产等投资专案、一是软性投资,即纸上投资,如股票、债券等。前者将由上市公司全力进行,后者则由家族基金主力发展。
500亿兆基财经基金出世
2004年十二月15日,李兆基以私人基金500亿元成立兆基财经企业,在海内外四出搜罗股票、债券及地产专案,投资的大方向由李兆基亲自掌舵,五名董事中,除了李兆基,还有儿子李家杰及李家诚,妹妹冯李焕琼及恒基副主席林高演。“大约两、三年前,我就开始尝试投资金融股票,以前就由投资银行的基金经理做,后来就自己做。”李兆基透露,2004年前后基金主要认购国企股及投资日本市场。“日本股市,有十几年的沉默期,最近两、三年开始复苏,息口开始有起色。我之前买入日本四大银行股份及垃圾债券,都有1-3倍赚头,例如三井住友银行债券,以前每股只要0.3元,后来升到1.3元。”李兆基买入日本地产股,同时沽空美国地产有关的股票,一边做投资,一边做对冲,获利过百亿元。但他很少说这一段故事,也许香港本地市场基本不关心日本股市。
众人心目中的成名之作当然是投资中国人寿,李兆基透露,现时基金主要认购国企股。2006年三月买入的玖龙纸业,短短九个月间亦翻了近三倍,获利超过四亿元。
自中国人寿后,只要是大型中资股、国企股在港上市,四叔总是积极行动,指挥自己的兆基财经企业,拿着大把现金买入买入再买入,他所到之处都惹起关注,不仅成为中资股风向标,也是香港人心目中的“神”,跟着四叔走没错。
很快,四叔的战利品迅速增加,他买入过平安保险(2318)、中海集运(2866)、蒙牛乳业(2319)、中电国际(2380)、中国网通(0906)、中兴通讯(0763)等不同类型的H股,个个都是行业龙头,都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大好形势。2006年起,中资金融股火爆,他又转投建设银行(0939)、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3968)、工商银行,处处都留下李兆基的足迹。
2006年是投资人大丰收年份。香港股市畅旺,每日成交300—400亿元,而国企股更独领风骚;国企指数由年初5300多点,一鼓作气升至年底的8700多点;升幅达64%。到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集资额达2500亿元,较2005年多出1倍。
2006年十二月初,兆基财经差不多运行2年,公布持有的中资股有6只,包括中国人寿、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玖龙纸业以及中海石油化学。要看四叔有多少斩获,单从该批股份的股价升多少,便可见一斑,截至2006年十二月2日收市止,股价已较当时的招股价急升30%至逾4倍。兆基财经企业整体资产已经从500亿元翻了差不多一倍达到1000亿元。
在四叔身先士卒带领下,香港富豪、企业也凑热闹,纷纷看好内地经济发展,选择性吸纳优质中资股,包括李嘉诚、郑裕彤、新鸿基地产郭氏兄弟、嘉里建设大股东郭鹤年家族、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九仓主席吴光正、合和主席胡应湘及南丰等等。
踏入十二月,全民皆说中资股。市场也极度火爆,有17只新股登场,李兆基更为活跃,首选仍然是国企股。大至集资数百亿的四大银行,小至集资30亿的中海油化学等,包括以5000万美元入股中煤,都可以看到他的踪影。中国最大的子午线轮胎专用钢帘线生产商──兴达钢帘线,其发行的可换股债券,认购名单中四叔也买入900万美元。另外中国交通和招金股份,李兆基亦有投资。
十二月19日,中国交通建设、锦江饭店及真明丽等三间公司首日挂牌,把炒新股狂潮推向一个新高峰。投资人不计价在市场上狂扫三只新股,令到股价发飙,最夸张的是锦江饭店,刚开市时试过一分钟内,买卖股数竟超过一亿股,升幅更近倍。中银香港网上证券交易服务在买卖盘大军压境下,出现大塞车。当日三只新股的成交额合共占大市的24%,令执成交牛耳的滙丰控股黯然失色,香港报纸大报特报,谓之“股仔不让大笨象”。
但散户再疯狂,与大户相比也还要甘拜下风。在新股的捧场常客中,众多富豪早已名列前茅。尤其是3大地产商,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和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则成为一众富豪玩新股的领头羊。
这算是典型的“四叔效应”,追随者多到令多只国企股都有数百倍的超额认购,香港股市如虎添翼,气势如虹。“香港巴菲特”、“亚洲股神”、“四叔”名声之大超过常人想像,只要有他的言语、观点,报纸杂志都好卖得多。
大炒大赚亚洲股神现世
2006年十二月2日的收市价为准,兆基财经持有中资股:中国人寿招股价3.59元,收市价18.02元大涨401.9%,玖龙纸业招股价3.40元,收市价11.28元大涨231.7%,交通银行招股价2.50元,收市价7.340元大涨193.6%,中海石油化学招股价1.90元收市价3.110元涨了63.7%,工商银行招股价3.07元收市价4.030元小涨31.3%,中国银行招股价2.95元,收市价3.830元微涨29.8%。
港股狂升,四叔对后市看法积极乐观,认为股市未见顶,还有大升,原因是全球资金涌港,股市不会跌,但停一停再上会更好。他相信,投资中资股相当于投资中国内地,中资股急升是因为中国内地的投资回报增值最快,全世界没有国家比得上。
四叔更表示,对近期将来港上市的内地新股“只只有兴趣”,尤其是行业龙头股更因政策原因“唔衰得”,会积极入货。他笑称,希望自己是买得最多的那个人,只怕太多人追,股票不够分,今后凡有内地龙头股上市都会买。
2007年四月,“亚洲股神”李兆基的“金手指”指向广东地产大鳄碧桂园(2007HK),公开招股时人气飙升,超过百亿港元的孖展额都已在招股首日爆满,不得不提前结束孖展认购,仅提供现金认购。香港七家主要券商首日借出的孖展额已经接近500亿港元,相当于公开发售超额39倍,招股冻结资金3300亿元。
碧桂园5.38元的定价很有意思,比每股资产净值溢价15%-20%,而其它中资地产股上市之初都是折价发行,股价高于资产净值的中资地产股也屈指可数。以市盈率计算,碧桂园2008年预测市盈率为16倍左右,世茂房地产、富力地产才13倍左右。所以,碧桂园的招股定价并非十分吸引人,而不少散户完全是冲着李兆基等富豪的名号而非股票本身。这似乎变得有点疯狂。
2007年六月,他呼吁投资人在恒生指数达22000点便要“小心点”,减持手上的股票,但他强调不会减持中国人寿的股份。但股市依然在升。
2007年八月,香港股市因美国次级按揭危机而引发大跌市。四叔八月24日说看好恒指年底见25000点。事后透露:他在港股大跌期间,动用20亿港元,趁低吸纳中国人寿、中国神华能源,碧桂园、富力地产、中国海外等优质股份,并建议投资人趁低价吸纳心水股票。随着中国内地决定实施QDII让内地投资人投资港股后,他对香港股市非常乐观,公开预测恒生指数在2007年年底可升至25000点,恒生国企指数可升至15000点。
八月25日,四叔手持股份市值超越1500亿元大关,超越资本额3倍,李兆基透露他的股票组合有一半是国企股,他公开唱好港股后市,期望2008年底市值升至2000亿元。
2007年九月,当恒生指数升破25000点时,他更预测恒生指数2007年底可达28000点,2008年农历新年前更达30000点。他建议投资人,沽空弱势的美日股票,把套现所得转买入强势的中资股,尤其是保险及能源类股份,他更点名推介买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神华能源、中煤能源、碧桂园、中国海外、富力地产、中信泰富、中国远洋、招商银行等12只“亚洲股神心水股”。
2007年十月12日,当恒生指数升至29000点关口,他仍维持2008年恒指30000点的预测,但现阶段不宜高追,尤其是内地地产股,因或受内地宏观调控影响,并要懂趁低吸纳优质股。一边告诉大家要小心,四叔一边还在看股票,中国最大的羽绒服企业波司登十月赴港招股,李兆基毫不犹豫拿钜资加入战团。
2007年十月26日,受中国内地开通港股直通车的大利好,恒生指数升破30000点,他又预测恒指在2007年耶诞节后会升至33000点,又认为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对香港和中国内地影响轻微。反而是大批资金即将涌入,市场会更热闹。
2007年十月30日恒生指数达到历史高点31958点。
但是,北京对港股的狂热开始警惕的时候,一切突然变得无形,港股直通车暂缓的消息一出,股市大跌,30000点不保。
十一月5日股神又发话:港股回吐反而可以趁低吸纳,跌得愈多愈要买。当日恒指下跌1526点历来最大。
十一月18日四叔依然在做市场精神领袖,周日他到山顶票区投票,对着媒体记者又再发话:内地可能于未来数日再推出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四叔语重心长呼吁股民:“未来数天港股将会很波动,跌幅较大,投资人要好小心,好小心”。同时内地警方大举扫荡地下钱庄,大批流入香港股市的热钱被堵截。他又说:虽然港股短期会相当波动,但是年底可见30000点左右,新年后两、三个月,恒指可望升上33000点水准。
恒生指数十一月16日报收27614点、下跌1136点,与十月30日恒生指数历史高点31958点相比,半个多月以来香港股市累积跌幅已达到13.6%。但是,股神说的话还是有些受用,十一月19日上午恒指微升,一上午即成交接近400亿元,市场变得极为小心。
亚洲股神的风采的确不同凡响,有远见有预见,言语惊天动地,行为直指方向,出言即为普罗大众着想,众人跟随即为神仆,79岁的四叔精神爽朗,思维活跃,活出了真正的风采,就像当年周润发的枪神角色,誓要成为一个无人能替代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