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表信息网
股票首页 创业故事 债券知识 银行知识 明星炒股 买房流程 期货知识 黄金知识 配资炒股 社保公积金 利率信息
知识专题
· 经典股票入门教程
· 成交量知识
· K线图图解
· 炒股开户流程
· 股票名词
· 基金知识
· 基本面分析
· 技术面分析
· 概念板块
· 股票软件下载
· 短线技巧
· 选股技巧
· 跟庄技巧
· 买卖技巧
· 均线技巧
· 波段操作
· 解套方法
· 看盘技巧
· 炒股63招
· 名人炒股
推荐链接
· 股票交易费用
· 股票交易佣金
· 证券客服电话
· 手机开户App
· 基金净值查询
· 概念股票
股票名词
茅台股票 市盈率 市净率 蓝筹股 委比 量比 集合竞价 通货紧缩 配股 股权登记日 除权 洗盘 开放式基金 内盘外盘 封闭式基金 红筹股 一级市场 st股票 空头多头 道氏理论 货币基金 单位基金净值 建仓 填权 市值 现手 涨停板 止损 上影线 绩优股 崩盘 套牢 趋势线 新股申购 北上资金 换手率 K线图基础知识 科创板打新 沪港通 IPO 股神林园 巴菲特 罗杰斯 基金定投 炒股软件 股票书籍 场外配资
 
 

 


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1.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需求总量的平衡相辅相成。因而宏观经济调控之重点必然立足于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主要针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和控制展开,进而实现诸如稳定货币、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发展经济等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2.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除货币以外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另一种基本手段。它对股市的影响也相当大。下面从税收、国债二个方面进行论述。

  (1)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实现其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法,也是国家参予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节股票投资和实际投资规模,抑制社会投资总需求膨胀或者补偿有效投资需求的不足。

  运用税收杠杆可对股票投资人进行调节。对股票投资人之投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将直接影响着投资人的税后实际收入水平,从而起到鼓励、支持或抑制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企业从事股票投资所得收益的税率应高于个人股票投资收益的税率,这样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实际投资即生产性投资。税收对股票种类选择也有影响。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客户,纳税级别高的投资人愿意持有较多的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纳税级别低和免税的投资人则愿意持有较多的收益率高的股票。

  一般来讲,税征得越多,企业用于发展生产和发放股利的盈余资金越少,投资人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也越少,因而高税率会对股票投资产生消极影响,投资人的投资积极性也会下降。他们常会这么想,“与其挣的钱让国家拿走,还不如不挣”。相反,低税率或适当的减免税则可以扩大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水平,从而刺激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

  (2)国债

  国债是区别于银行信用的一种财政信用调节工具。国债对股票市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第1,国债本身是构成证券市场上金融资产总量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国债的信用程度高、风险水平低,如果国债的发行量较大,会使证券市场风险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第2,国债利率的升降变动,严重影响着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价格。当国债利率水平提高时,投资人就会把资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国债上。因此,国债和股票是竟争性金融资产,当证券市场资金一定或增长有限时,过多的国债势必会影响到股票的发行和交易量,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

  统计表明,257家样本公司长期投资的期末余额的算术均值为102192334元,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算术均值为3856125元,占长期投资期末余额的11.86%,其中超过20%的有12家(参见表2),它们是佛山兴华(21.23%)、银广厦A(23.15%)、大理造纸(26.13%)、永安林业(34.28%)、诚成文化(34.43%)、锦州六陆(35.24%)、宏业集团(36.26%)、岳阳兴长(36.91%)、美亚股份(47.90%)、ST东控(50%)、大唐电信(91.06%)和六渡桥(93.95%)。

  从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占利润总额比例的统计结果来看,257家样本公司的算术均值为18.68%,而样本方差达7956.58,这表明上市公司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不仅对利润不利影响较大,并且各个公司之间的差异也很大。

  几点思考

  1、四项准备的计提将引发一批“意外”亏损

  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的规定,计提的四项准备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冲减当期的利润,因此,四项准备的计提可能促使有些公司原有的亏损继续加重,使那些历年徘徊在亏绩边缘、隐含较大潜在亏损风险的微利公司产生实际的亏损。并且甚至可能爆出冷门,使那些原本未计提准备的绩优公司“意外”地变成亏损公司。这一点,部分预亏的上市公司已经作出了印证,如ST渤化、ST英达、PT渝汰白、ST永久、ST郑百文、ST南洋、ST北旅、ST琼华桥、ST水仙、PT农商社、ST中浩、港澳实业、深特力、宁波华联、康赛集团、东海股份等,都是近年市场著名的微利股、亏损股、问题股。应该说,四项准备的影响只是加重了公司的亏损程度,或使公司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其实质亏损原因,应是公司经营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2、坏帐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较大,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影响较小

  统计分析表明,四项准备对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坏帐准备,其占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35.49%,其次是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8.68%,然后是存货跌价准备,其占利润额的比例为16.12%,影响最小的是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其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仅为3.64%。这集中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第1,因企业之间三角债问题,发生相互拖欠的可能性较大;第2,我国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的管理比较松懈,呆坏、坏帐和死帐多;第3,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资产变现的可能性较差,有不少公司存在“石沉大海”的巨额投资;第4,不少上市公司有大量的滞销残次的存货,并且存货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急待引进“适时制(Just-in-Time)”和“零存货(ZeroStock)”等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3、四项准备的计提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结构性的

  各个行业、各个公司的情形不一样,四项准备的影响亦不相同。对有些公司来说,计提四项准备对其经营业绩影响甚微,如石油类公司,因原油价格去年以来基本处于稳中有涨的状态,春季存货提了跌价损失准备也就无从谈起;相应的,只要应收帐款的管理较好,应收帐款发生呆坏帐的可能性亦较小。传统的冶金、汽车、家电、纺织、电子、机械等行业受产业升级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价格整体走低,因此,计提四项准备的冲击较大。以家电板块的四川长虹为例,该公司1998年底曾大量低价采购屯积生产用彩管,1999年中期尚未消化完毕,1999年度中旬,彩虹、广东福地等四家彩管生产厂家曾联手停产保价,九月初长虹与康佳又率先对整机进行提价。其较低的成本与虽有反复但整体尚属稳定的成品价格,亦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的不利影响。并且,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方法不同,其受计提的影响也会有差异。比如,在计提坏帐准备时,有些采用帐龄分析法,有些采用应收帐款余额法(百分比法),有些企业采用销售额百分比法,即使对于相同的期末应收帐款余额,不同的方法计提的坏帐准备差异是比较大的。比如,存货价值的核算,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而在原材料价格趋涨、且比重较大的生产企业,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其影响就可能会比采取其他方法受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要小一些。

  此外,四项准备的计提,对上市时间不同的公司以及发行不同种类股票的公司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并且其影响差异也会很大。对一些1997、1998年及以后上市的公司,由于这些公司在上市时资产大多得到了较好的重组、剥离,进入股份公司的资产多数质量较好,不少公司用于发起设立股份公司的应收帐款资产较少。

  另外,这些公司上市时间又不长,上市后又赶上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规范的阶段,新的不良资产相对较少。“四项计提”政策对这类公司1999年业绩影响不大。对发行B股和H股的公司而言,主要存在两种情形:

  一种是过去境内外审计所用标准差不多的公司,四项准备政策对这类公司业绩影响不大。另一种是过去境内外审计所用标准差异较大、境内外审计利润相差较多的公司。由于四项准备政策比过去更接近国际准则,因而四项计提准备政策可能使它们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此外,由于1999年扩大了境外上市公司坏帐准备的计提范围,因而多数发行B股和H股的公司仍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它较早上市的公司,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此前已进行过较大规模资产重组的公司,由于重组时已将不良资产进行处理,因此,新政策对其业绩的不利影响并不大;而对那些上市又早,又没进行过什么有力的资产重组的公司,四项准备政策对它们业绩的不利影响就特别值得关注。

  4、四项准备的计提,给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补充规定》的出台,规定企业要计提四项准备,并赋予企业较多的职业判断权利,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但与此同时,新政策本身又带来了一些新问题。这就是上市公司有了从事盈余管理的新工具。

  一方面,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公司自己决定,存在较大的弹性。对处在转轨中的中国来说,由于比较特殊的体制背景和一些独特的制度安排,不少上市公司出于种种目的,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强烈动机。因此,运用政策所赋予的职业判断权,就可能任意确定准备的计提比例,而其他人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原因进行干涉。所以,上市公司确定的损失计提比例差异很大,也就不足为奇。以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为例,珠海中富根据应收帐款的帐龄确定的坏帐计提比例为:1年以内提3%,1-2年提10%,2-3年提50%,3年以上提100%。吴江丝绸统一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5%计提坏帐准备。青海明胶的计提比例为:1年以内提5‰,1-2年提1%,2-3年提5%,3年以上提10%。

  另一方面,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可以通过追溯调整来做文章。例如,假设企业1998年末应收帐款余额很大,1999年余额显著减少,通过提高坏帐的计提比例,就可以追溯调减以前年度的收益,从而达到抬高1999年净利润的目的。或者通过大量计提1998年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存货的账面成本,在1999年将这些存货销售出去时,就可以确认较低的销售成本,从而增加1999年的帐面净利润。

  5、坏帐准备的计提尚不彻底,计提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必要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也计提坏帐准备,相比以前只允许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尚不彻底。因为应收项目不仅仅是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还有其他一些项目,如预付帐款。从目前公布的年报来看,预付货款,相比前两个项目,比例也不低,而且不乏有帐龄在1年以上的。只要是债权,就有发生坏帐的可能。如果从稳健原则的角度出发,就应该照样计提坏帐准备。而且,如果预付帐款不计提准备,上市公司就可以将一些本来属于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项目,采用各种方法,在形式上转成预付帐款,从而不计提准备,导致利润虚增。

  6、是否认可追溯调整的结果,有待有关管理层表明态度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例如配股资格的审查,目前仍然以历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等利润指标为依据。四项准备的计提,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朔调整法后,往往会减少以前年度的利润。如果监管部门不认可追溯调整后的以前年度利润,上市公司在计算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时,实际上就将同一部分利润在不同年度用了两次,一次在今年,一次在往年,因为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是根据调整前的利润计算的。这种情形明显不合理。如果监管部门认可追溯调整后的以前年度利润,则会增加许多麻烦。这一两难处境,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以单一的利润数据为评判标准的监管模式存在改进的必要。

表1预亏公司部分亏损原因统计

  样本 计提四项准备是亏损主要原因的公司家数 所占比例(%) 计提四项准备是亏损唯一原因的公司家数 所占比例(%)

  预亏公司   76 42 55.26% 27 27.63%

  首次预亏公司 43 28 65.12% 16 34.88

表2计提的准备占相关资产期末余额比例的频率分布统计结果

       存货跌价准备 坏帐准备 短期投资跌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0%,5%)   134      93      15       36

〖5%,10%)   21      108      3       7

〖10%,20%)  13       25      2       10

〖20%,40%)   5       13      2       8

〖40%,60%)   0       0      0       2

〖60%,100%)  0       0      0       2

样本小计    173      239      22       65

注:存货跌价准备一栏表示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期末余额比例的样本区间分布情形,其它栏则同理。

表3计提的准备占利润总额比例的频率分布统计结果

      存货跌价准备 坏帐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0%,5%)   106      67      19        46

[5%,10%)   19      47      1         11

[10%,20%)  30      52      2         2

[20%,40%)   6      46      0         1

[40%,60%)   1      10      0         2

[60%,100%)  4      5      0         0

[100%,∞)   7      11      0         2

样本小计   173      238      22        64

注:本表排除了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

爱建证券 安信证券 渤海证券 财通证券 财信证券 长城证券 长江证券 川财证券 大通证券 大同证券 德邦证券 东北证券 东方证券 东海证券 东莞证券 东吴证券 东兴证券 方正证券 光大证券 广发华福 广发证券 中信证券华南(广州证券) 国都证券 国海证券 国金证券 国联证券 国盛证券 国泰君安 国信证券 国元证券 海通证券 财达证券 恒泰证券 华安证券 申万宏源证券 华宝证券 华创证券 华林证券 华龙证券 华融证券 华泰证券 华鑫证券 华西证券 江海证券 金元证券 粤开证券 民生证券 南京证券 平安证券 山西证券 开源证券 上海证券 世纪证券 首创证券 中金财富证券 天风证券 万和证券 万联证券 五矿证券 西部证券 中航证券 第一创业 中邮证券 湘财证券 西南证券 信达证券 兴业证券 银泰证券 英大证券 招商证券 浙商证券 银河证券 中山证券 中天证券 中信建投 中信证券 中银国际 中原证券 国开证券 宏信证券 红塔证券 太平洋证券 新时代证券 上海华信证券 九州证券 华金证券 长城国瑞证券 中泰证券 网信证券 联储证券 国融证券 东方财富证券
股票概念板块 沪市股吧 深市股吧 创业板股吧 中小板股吧
利率表信息网 www.lilvb.com QQ:3632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