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期货市场的发展逻辑与异化
商品远期交易第1出现在农副产品的交易中,黄金远期交易要晚数百年,是近30多年才出现的,原因何在?
第1,在人类社会大多数岁月里黄金都处于极度短缺之中。在近代,黄金货币属性使其成为商品之王,具有广泛的互换性,交换的范围很大,从古至今没有出现黄金不能完成交换过程的记录。而且黄金十分稳定,千年不朽,即使暂时不能交换,对生产者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第2,金价在1972年前的200多年非常稳定。4英磅4先令11.5便士1盎司的金价,从1717年保持到1914年。35美元/盎司的金价从1934年保持到1972年,持续了39年。与一般商品比较,黄金价格的不确定性要小得多。相反,倒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黄金期货市场的发展,引起了金价的大波动。
因为黄金交易不确定性的压力比商品小得多,所以,对于黄金远期合约市场的需求迫切性也小得多,对黄金远期交易所的依赖性也小得多。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黄金期货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又是什么原因呢?
从期货市场的发展逻辑看,期货交易源于现货交易,是现货交易内在矛盾不断外化的解决之道。因而,期货市场要反映现货市场的要求,为现货市场服务。但是,期货市场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功能发生了异化,出现了蜕变。原因是市场的交易主体由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者,变为了以盈利为目的的投机者。美国农业部农产品交易管理局对美国商品期货市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中投机者占90%左右。日本调查结果显示,4个纤维交易所投机者交易,所占比例平均为82.95%。在黄金期货市场的情形相同。在黄金期货交易中,最终的实金交割量不足总交易量的2%。在美国芝加哥黄金期货交易市场中,生产者在多头交易中仅占2.3%,而在空头中也仅有5.1%。投机者与生产者不同,他们既没有黄金可卖,又不需要买黄金。他们并不需要真正进行黄金交易,只是利用价格的波动,进行投机盈利。投机者与生产者的入市目的不同,他们的市场行为也不同。所以,当投机者成为黄金期货市场的主导力量之后,源于现货市场,服务于现货市场的期货市场,往往会与现货市场交易背离,而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如当今黄金价格主要是在期货市场中形成的,期金价格指示未来价格变化趋势,但金价变化与黄金交易已出现了较大的背离现象:
价格本应该随需求增长而上涨。2006年金价较1997年大幅上涨了82.1%,但需求却下降了7.3%,与实金交易是完全背离的。即使从短期年度变化看,背离的情形也经常发生。近年来的黄金牛市,主要是投资人与投机者交易活跃作用的结果,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黄金期货市场异化的另外一个结果是,服务于现货市场,保证现货交易的黄金期货市场中的实金交易量,已不足2%。90%以上的交易只是一种资金流,而非物流。市场风险也由物的交易风险变为了资金盈亏风险买卖市场,其自身也成为当今的一个风险型市场。但这种异化并不是一种罪孽,反而是历史的进步,是促进黄金期货市场发展的原因。
1972年废除了黄金美元官价以后,金价开始随市浮动。我们不能消灭风险,只能规避风险。但是,现在规避风险的提法也不妥当。因为,市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仅消灭不了,也规避不了,只能是利害比较之中取其轻。所以,更合理的提法是管理风险。但风险管理要有工具和手段。而黄金期货市场则为投资人风险管理提供了市场风险的汇集地和承担者,这就是黄金期货市场异化的进步意义。黄金期货市场中的卖方是投资人,主要是黄金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减少或规避价格风险而有转移风险的需求,但其付出的代价是丧失可能出现的机会盈利。而投机者为了获得这种机会盈利,而成为投资人市场风险的买家,成为风险的承担者,成了市场风险的“埋单者”。因此,他们可能获得高额回报。可见,虽然黄金期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货交易,但在另一个层面上,即在市场风险管理上为现货交易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这也就是我们的黄金市场化改革要推进黄金期货建设的价值所在,合理性之所在。
由于黄金现货市场和黄金期货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国际上这两个市场出现了平行发展而不是从属关系的格局,导致国际黄金市场出现了两元结构。
两元结构:当今黄金市场现状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之前,黄金市场的任何进步都是在实金即期交易的基础上取得的。黄金市场即是实金交易市场,也是一元结构的市场。但是,黄金期货合约的推出,导致了一次革命的发生。从此,出现了两个平行发展的市场。他们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导致黄金市场出现了实金即期交易与合约远期交易市场并存的两元结构。 在这个两元的市场结构中,黄金买卖交易和以实金做标的投资活动,是在实金即期市场中进行的。而市场风险管理产生的风险买卖与盈利活动,是在黄金远期合约交易市场中进行的。由于两者的差异,在国际上,一般都采用市场分设模式。如在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这些世界黄金交易的主要市场,都是黄金现货与期货市场分设。但也有两者合一的市场,如印度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但实践证明,最成功的还是第1种模式。 黄金期货合约是一种场内交易的标准化远期合约,其交易量占总交易的45%左右。其并没有包揽全部的远期合约,还有一个重要的远期合约市场,即场外交易的非标准化黄金衍生物市场,这个市场中的重要产品是黄金远期合约。在这里要指出的是,黄金生产者和加工者等,以实金为基础的规避风险,多是使用远期合约,而不是黄金期货合约。我国已是世界第3大黄金生产国和第2大金首饰生产国,存在着大量的实金交易,规避价格风险所需要的黄金远期合约有着实际而紧迫的需求。对于远期合约,虽然周小川在他的讲话中已经提及,但至今尚未看到有力地推动。黄金期货市场的推进建设,将为黄金投资人和投机者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但这并不是黄金生产者的最佳选择。因此,场外衍生物交易市场的发展也应进入改革的日程。
我们说黄金期货市场是一个风险型市场,是因为实金市场及场外黄金衍生物市场风险最终都要汇集到黄金期货市场,由投机者承担。当然,投机者为了转移自己所承受的风险,又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跨市、跨时、跨品种的对冲活动。这样做的结果是在转移黄金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市场风险进入黄金市场的几率,这种风险的传导机制更增加了黄金期货市场的风险。所以,黄金期货市场在为我们增强管理市场风险能力的同时,也为我国黄金市场更大风险的蕴集洞开了更大的门户。因而,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视点上认识黄金期货市场的风险问题,要有更严格的法规对其流动性进行监管。
今年初,上海黄金交易所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报了开展黄金期货业务的请示,并获原则同意。据此,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始了黄金期货交易市场的前期筹备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今年的工作日程。另一方面,上海期货交易所几乎同时也启动了黄金期货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于是,出现了两个市场竞争的局面。无独有偶,此情此景在8年前黄金市场开始筹建时也曾出现过。当时5个城市争办,最终,国务院一锤定音,花落上海。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是由不同城市的竞争变为同城“兄弟”之争。因此,社会认为,最终还是需要国务院拍板定案。或许这就是未来的一个不争事实,但拍板前的广泛讨论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