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 社保 股票
国民经济形势的产业分析

国际上一般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产品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1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2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3产业。但是,对于各种具体行业应划归哪一产业,各国并不一致。我国一般以农业为第1产业,以工业与建筑业为第2产业,除此之外的各行业都算作第3产业。
   第3产业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1层次是流通部门,主要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饮食业等;第2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公用事业等。关于各项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详细划分,本书第2章将作深入介绍,这里主要就各产业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自身发展规律作一阐述。

  (1)农业发展状况分析①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我国有一句话俗语,叫做"民以食为天",它形象地表示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具体地说,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四个方第1,产品贡献。农业部门向各非农部门提供足够的粮食以支持其发展,并且提供一些农产品作为非农部门发展的原料。

  第2,市场贡献。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对于工业品的需求既包括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在较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尽管农业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但由于其绝对规模仍非常庞大,所以仍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广阔市场。

  第3,要素贡献。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农业对于储蓄和投资有重大影响;另外,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还是增加工业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

  第4,外汇贡献。农产品的出口可以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相对较落后,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的出口是获得外汇的重要来源。

  正因为农业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一旦农业发展停滞,那么不仅工业等非农业部门发展所需的产品与要素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影响人民的基本生活,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投资人必须对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农业形势的基本特点。

  ②对当前农业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状况,包括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作物产量、畜牧产品及水产品产量等。由于这些产品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还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因此,其产量与价格的变动将会引起经济较大的波动。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状况。作为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农民收入的相对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类型。同时,农民收入的相对增长程度还将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进行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比较历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农民平均收入等指标,计算其增长情形,并将这一结果与国民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以观察农业发展的趋势。至于对下年度农村经济基本趋势的预测仍应从上述两方面着手,根据分析所得结果,结合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变动的各种有利或不利因素进行。一般说来,导致农业生产发生较大波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国家对发展农业的重视程度及采取的措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状况、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状况、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等。

  (2)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工业生产发展是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工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工业形势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

  反映工业发展状况及工业化程度的标志很多,但从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一般趋势与基本特点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保持农业总产值绝对规模增大的前提下,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不断增大。这是判断工业形势的主要依据。

  ②工业结构变动的特点,即轻工业生产增加值与重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据工业化阶段理论,工业结构的演化分为三阶段:第1阶段为重工业化阶段,即工业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2阶段为高加工度化阶段,即在重工业化后期,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化;第3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即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工业部门将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尖端工业蓬勃发展。因此,对当前工业结构所处的阶段有一明确认识,是判断工业形势的必备条件。

  ③基础产业发展状况。能源、重要原材料和铁路运输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些部门的发展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就会形成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基础产业发展状况是判断工业发展以至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④企业组织结构状况。一方面,体现在产业、产品集中度方面。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其生产企业的规模应大而集中,才能保证规模生产,获取规模效益。如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么这些行业必然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体现在地区间、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与专业化协作。那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和地区部门分割、自成体系的状况,显然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⑤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主要是通过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工业产品销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企业亏损面与亏损额等指标体现出来的。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对比以及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对比,再结合前面所做分析,可以综合反映工业形势的各个方面。

  (3)第3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3产业作为为生产、生活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的总和,对保证第1、第2产业的顺利运行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第3产业的高度发展为依托。具体地说,促进流通环节保持顺畅、通过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生活质量、引导和满足不断增大的社会需求是第3产业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发展方向。

  第3产业门类众多,在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大部分都属于第3产业,其中,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是第3产业的主要行业。在对第3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应给这些主要行业以特别重视。

  分析第3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第3产业总量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第3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状况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达到7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例较低,1994年第3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2.7%,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第3产业连续几年都保持在9%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以前也有较大提高,说明我国第3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②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第3产业主要行业发展状况。这些行业作为第3产业的骨干力量,虽然并不直接创造生产力,但由于这些部门的存在,使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能顺利进行,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其发展状况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整体经济形势。另外,第3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很强,所以通过观察第3产业这些主要行业的发展变状,能够较为及时地掌握经济运行可能发生的变化,对这些主要行业的考察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其自身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二是其在第3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③第3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关系。第3产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服务部门,必须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否则其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④第3产业领域里的改革和管理。这一点对于我国尤为重要。由于第3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晚,起点不高,因此一方面金融、运输、邮电等行业还未形成充分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商品经营和价格放开后,交易和价格行为缺乏规范,市场制度建设滞后,流通秩序混乱。此外,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金融机构、期货交易等方面,尚待加强规范化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短期内阻碍第3产业的发展。

K线图图解 成交量知识 短线技巧
选股技巧 跟庄技巧 看盘技巧
股票软件 炒股63招 概念板块
股票开户流程 证券客服电话 股票交易佣金
概念股票 基金净值 股吧
技术面分析 证券软件 创业板股吧
利率表信息网首页